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68|回复: 0

《诗、韵和押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23: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韵和押韵
——兼谈微型诗的韵律
一、什么是“诗”
    《辞源》说:诗,有韵律可歌咏者的一种文体。
    《辞海》说:诗,文学的一种体裁,文学的重要类别之一,详“诗歌”。
    《辞海》说:诗歌,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于想象,语言凝炼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新华字典》说:诗,一种文体,形式很多,多用韵,可以歌咏朗诵。
    《现代汉语词典》说: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
    诗歌是一种文体。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的文体。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的韵律文体。
    “韵律”是诗歌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韵文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殷周时代的民歌就是押韵的。后来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人民群众的诗歌戏曲创作,也都是押韵的。诗歌的音韵(即所谓“声律”)是同诗歌一道产生的,并随着诗歌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人民当家作主的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日益欣欣向荣。在文艺形式方面,各种崭新的韵文文体正在产生,并有一些改造的旧形式,使韵文的发展出现空前丰富多彩的局面。除诗歌要求押韵之外,戏曲、曲艺、小演唱、顺口溜以及广大群众创作的民歌,甚至赵本山等一类的小品,也都需要押韵。
    用韵是各种韵文形式的一个共同的特点。用韵得当,并适当注意句中的抑扬顿挫,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二、什么是“韵”
    在汉语里,每一个字音,是由声母和韵母合成的。例如“诗”字,拼写为shi, sh是声母,i是韵母。我们讨论韵和谈押韵,都只同韵母有关系,同声母是没有关系的。如:

《静夜思》 李白/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的“光”(guāng)“霜”(shuāng)与“乡”(xiāng)都是āng韵的字,是同韵。
    一个字母的韵母,可以是一个单元音,也可以是复韵母。复韵母的主要元音叫韵腹。韵腹之外,或有韵头,或有韵尾,还可以同时有韵头韵尾。例如:河(hé)、布(bù)、坡 (pō) 等字的韵母是e、u、o,都是元音;学(xué)、兴(xīng)、怀(huái)等字的韵母是复韵母,其中学字有韵头u;兴字有韵尾ng;怀字既有韵头u,又有韵尾i。
    由上可知,所谓韵头,是指主要元音前面的另一个元音。在现代汉语中,可以做韵头的只有三个:i、u、ü。
    所谓韵尾,是指主要元音后面的音素成分。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四个:i、u、n、ng。
    知晓了韵母、韵头、韵尾,再来看看什么叫做韵,韵是怎样形成的。那就是:凡韵母的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倘有韵尾的话,则韵尾要相同),就构成韵。例如:方(fāng)、疆(jiāng)、光(guāng)同韵,就是因为它们的韵母虽然不同,但是主要元音a是相同的,韵尾ng也是相同的。这就具备了构成韵的条件。
    由此可见,“韵”和“韵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方、疆、光的韵母āng、iāng、uāng是并不相同的,但是它们却是同一个韵。
    由此也可以知道,韵的构成同韵头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决定于主要元音和韵尾。
三、什么叫“押韵”
    在诗歌或戏曲里,应用同一个“韵”的字,放在句子的末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感,这就叫“押韵”。由于押“韵”的字是放在句末的,所以又叫做“韵脚”。押韵时可以是每句用韵,可以连分句也用韵,也可以隔句或隔几句才用韵。这叫押韵方式,或称“韵律”。
    “韵”还有宽严之分。韵的和谐程度是因构成韵的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如果主要元音与韵尾(倘有韵尾的话)完全相同,象开、来、排、材为韵,那是最和谐、最严格的韵;如果主要元音不同,只是接近,那是较宽的韵,如门(mén)和心(xīn);如果不同的程度更大些,如清和人、身、分相押韵,连韵尾也不同了,这叫通韵,也就是更宽的韵了。关于通韵,本文后面还要讲到,这里就不详叙了。
懂得了什么叫做韵,又知道了韵的宽严的区别,对于用韵就取得了自由。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写作韵文的时候,当然要力求用韵和谐和恰当,可也不能因韵害意,韵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不要一味片面地去追求音韵完美,而游离主题内容。还有,韵脚应该押得自然,不要勉强,更不要生拼硬凑。
    另外,韵的疏密和押韵的方式(韵律),在格律诗(如律诗和词)中,是由格律规定的;在新诗、歌词和一般说唱文学中,则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去安排。
四、韵部演变
    构成韵的条件虽然古今相同,但哪一些字跟哪一些字可以押韵,即韵部的区分,却是随着时代的不同和语音的演变而变化的。我们在读古书时,常常感到韵脚不合谐,就是这个缘故。
    诗人作诗押韵,怎样摆脱自己的乡音母语的束缚,使之一致起来,达到交流的作用呢?这就要靠韵书规定的韵部来统一了。
    每个时代都有学者分部归类地编著反映那个时代语音实际的韵书。
    隋代陆法言著有《切韵》,成书于601年,将韵归纳为近200部。
    751年刊定为《唐韵》(残卷),归纳为206韵。
    1008年,《广韵》成书,这是现存的最古的一部完整的韵书。
    到了南宋淳祐壬子年(1252年)刘渊编了一部《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归纳为107韵。元代文人阴时夫又在此基础上减去一韵,成为106韵。因刘渊是平水人,所以后来人们把这一韵部体系叫“平水韵”。从那时起,直到明清,写旧体诗词的人都以“平水韵”的106韵为依据。就是现在写近体诗,也是要遵循的,否则便会贻笑大方之家。
    元代周德清在1324年写的《中原音韵》反映了当时汉语入声消失和平仄共部的语音实际,演变为十九个韵部。发展到近代,语音又有了变化,m韵尾在北方话中消失,再加上其它变化,韵部的区分就又有了不同。
    自清以来,曾有过一些反映近代语音系统的韵书。但是,一本比较完善的韵书也是不容易形成的。在近代韵书及其韵部体系中,以在民间形成的“十三辙”比较科学。当前的新诗、歌曲、说唱文学,多是运用此韵部。其名称是:
    (一)发花;(二)梭波;(三)乜斜;(四)姑苏;(五)衣期;(六)怀来;(七)灰堆;(八)遥迢;(九)由求;(十)言前;(十一)人辰;(十二)江阳;(十三)中东。
四、微型诗的韵律
    中国的诗歌,按其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有无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表达形式,可分为旧体诗和现代诗。微型诗当属现代诗的一种形式。
    微型诗,有它自身的特性,如排列三行、不超过三十字等。它更固有诗的共同特质,那就是韵律。诗要有韵,诗要押韵,微型诗既然叫诗,就不能例外。
根据微型诗的自身特点和微型诗家的实践,微型诗的押韵方式是可以有所遵循的:
    1、  微型诗ABC三行,可以ABC行行押韵、AC一三行押韵、BC二三行押韵。例如:
    (1)       ABC行行押韵

      《忆》/ 潘兴斌
    背诵诗歌般背诵老家炊烟
    母亲的袅袅呼唤,依然
    拽扯着光腚的乳名与河滩

    ——“烟”、“然”、“滩”押韵。

      《总理问灾》/ 泉水
    温如春风入残冬
    家家户户升起 串串笑声
    宝重情意 人民铭记心中

    ——“冬”、“声”、“中”押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