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5|回复: 13

音顿体系法度简述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16 1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6: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3: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0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顿的划分只能是对音步的丰富和完善,格律规范的基础仍然是音步,在音步对称的前提下,使音顿与之协调。高楼大厦依然是从基石(音步)做起,而不是一开始就是一面墙(音顿)。也许我这个比喻不恰当,我会关注老师对音顿的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2: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步理论,如果今后引入平仄,的确英雄有用武之地。现在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认为,林庚的音顿理论,目前是挺适合的理论,至少可以作音步理论重要的补充吧。


这就是我认同并期待进一步完善的观点。林庚先生的音顿理论应该成为格律体新诗音步理论的有益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顿理论可以不考虑音步,却又暗合音步理论。这一特点提请大家注意。

除了特殊诗体外,完全不考虑音步前提的音顿理论,适用于格律体新诗以外的一切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7 14: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灵感发生时,意像的出现不会是按大顿来呈现的,而是始于表意的字词,进而会自觉的注意音步的多寡,然后再才是暗合或打磨成为符合一定的格律规则。当有了格律规则这个前提,才会对不合律的部分进行协调,非格律诗则没有这个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4: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