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首页
Portal
关于我们
About
业务范围
scope
成功案例
case
公司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论坛首页
BBS
QQ
注册
登录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帖子
好友
收藏
导读
排行
动态
搜索
设置
退出
格律体新诗
»
论坛首页
›
综艺大观
›
文论与争鸣
›
音顿体系法度简述
返回列表
查看:
1995
|
回复:
13
音顿体系法度简述
[复制链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16 1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6 16: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6 16: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6 23: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6194
发表于 2011-8-17 0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顿的划分只能是对音步的丰富和完善,格律规范的基础仍然是音步,在音步对称的前提下,使音顿与之协调。高楼大厦依然是从基石(音步)做起,而不是一开始就是一面墙(音顿)。也许我这个比喻不恰当,我会关注老师对音顿的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1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6194
发表于 2011-8-17 12: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步理论,如果今后引入平仄,的确英雄有用武之地。现在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个人认为,林庚的音顿理论,目前是挺适合的理论,至少可以作音步理论重要的补充吧。
这就是我认同并期待进一步完善的观点。林庚先生的音顿理论应该成为格律体新诗音步理论的有益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6194
发表于 2011-8-17 1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音顿理论可以不考虑音步,却又暗合音步理论。这一特点提请大家注意。
除了特殊诗体外,完全不考虑音步前提的音顿理论,适用于格律体新诗以外的一切文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1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1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dmin
admin
当前离线
积分
16194
发表于 2011-8-17 14: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灵感发生时,意像的出现不会是按大顿来呈现的,而是始于表意的字词,进而会自觉的注意音步的多寡,然后再才是暗合或打磨成为符合一定的格律规则。当有了格律规则这个前提,才会对不合律的部分进行协调,非格律诗则没有这个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14: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14: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逐明
孙逐明
当前离线
积分
4842
头像被屏蔽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8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