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兴华失去了话语权,正在遭受着风霜的击打。然而,由于燕大时期的同学林以亮(宋淇)的鼎力介绍,吴兴华20世纪30、40年代的新诗旧作,在他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在港、台地区被大量刊出。1953年,香港《人人文学》发表吴兴华的《览古》、《绝句三首》(第13期)、《尼庵》(第16期)、《秋日的女皇》(第17期)、《记忆》(第19期)和《筵散作》〔第20期),均署名梁文星。夏济安、吴鲁芹等人创办的台湾《文学杂志》。仅存在短短四年(1956. 9-1960. 8.20),却为台海现代派文学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溯的作用。该刊所发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是余光中,夏菁和梁文星三人。前两人曾先后主持该刊诗歌栏的编务。这样,在《文学杂志》这个文学场域中,梁文星的诗歌作品的确“可算是相当奇特的存在。” 从1956年9月到1959年11月,《文学杂志》发表了他的《岘山》(1卷1期)、《绝句七首》(1卷3期)、《西施》(1卷6期)、《西加。十四行四首》(2卷3期)等一大批诗作,直到7卷3期上的“记忆”才告结束。 1卷4期(1956.12)还刊出了吴兴华探讨新诗前途的文章《现在的新诗》,主张诗在形式上应当融合西洋诗体与中国象形文字各自的特点。文章在台湾文坛引发反响。宋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夏志清均论及吴兴华,特别是宋淇对他的大学同窗作了全面肯定的热情评价。吴兴华新古典主义诗歌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现代转化,并卓有成效地探讨了西洋诗歌形式与中国文字特色有机融合的向题。在大陆地区默默无闻的吴兴华,对50年代的港、台诗坛无疑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三 早在抗战前夕,吴兴华就开始新诗创作,在吴奔星主编的《小雅》(1936, 第2期)上发表《歌》,在《新诗》 (2卷3、4期,1937, 7)上发表(森林的沉默》。进人大学后,开始尝试外国诗歌、散文、戏剧的翻译。 吴兴华是燕京大学师生自办刊物《燕京文学》(1940、11——1941、11)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的新诗、文章和译文广泛发表在《沙漠画报》(1938、4、16——1943、11),《朔风》(1938、11、10——1940、4、15)、《辅仁文苑》(1939、4——1942、4), 《覆瓿》 (1939、10——1940、5),《艺术与生活》(1939.10——1944、6),《学文》(1939、11、15——1940、5、10),《西洋文学》(上海1940、9——1941、6),《中德学志》等校园刊物和民办刊物上,同时,还见诸《新民报半月刊》(1939、 6、1——1943、12 ) ,《中国文艺》(1939.、9——1943. 1、10)、《晨报》等官办报刊。抗战胜利后在《新语)(傅雷、周熙良主编)和《文艺时代》上集中发表了一批诗作。吴兴华的诗歌创作的鼎盛期基本上是在沦陷时期,作品或繁冗铺张或清新活泼,往往小中见大,畜于哲理内涵。 在形式方面,吴兴华的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用现代语言写就的“新绝句”和“新律诗”。所谓“新”,就是使用白话,在形式和意境上继承中国诗传统。他的这些以“化古”为己任的诗每行十二字五音步,一、二、四句压韵,大体上与中国古典诗中的“五七绝”和“五七律”对等。如《绝句(二)》:“仍然等待着东风吹送下暮潮/陌生的门前几次停驻过兰桡/江南一夜的春雨,鸟桕千万树/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 第二类,借鉴五言古诗形式的作品,每行固定九字四音步,行数不限。一、二句压韵,以后隔行押韵,在意境上也模仿五古,如《览古》(十二行)、《拟古》(十六行)等。 林以亮高度评价这两类拟古诗,认为它们不仅有形式和韵律,还有境界和气势,是吴兴华“蜕化”和“提炼”中国传统诗的绝句和五古的结果。例如第二类。在林以亮看来,“古代诗人想写一些境界极高,近于梁宗岱所说的‘宇宙诗’时,大都采取五古这种形式,把它作为最高的表现工具,如阮籍,陶潜、李白等。吴兴华的贡献之一在于,他成功地“从”五古中提炼出来一种新的形式。。。。。。把五古的高瞻远瞩,笼罩一切的气势移植到新诗中来。”尽管多数诗论家认为以上两类诗代表了吴兴华在诗歌创作方面“化古”的主要成就,或节奏清晰、音韵和谐,多能营造出别人难以超越的诗的景致。或意象纷繁,联想迭出,每每使人遁入遥远的古人境界,但终因受形式因素的束缚过甚,往往只能表达特定的心境和情境。或由于意象的密度过大而显得庞杂拥挤,反而便诗的内容难以充分展开。 第三类为五步无韵诗(素诗体),内容大多为“古题新咏”,美国学者爱。冈恩称之为“叙事史诗”,卞之琳则称之为用古题材拟“古歌行”体的新诗。这类诗每首行数不拘,多是叙事体裁,素材则取自历史上的人和事,如《柳毅和洞庭女》(《燕京文学》(1940年l卷l期)、《给伊蛙》(《燕京文学》(1940年3卷2期)、《大梁辞》、《听梅花调宝玉探病〕等。这类诗由于句子过长,又没有形成固定的韵律要素,如外在的韵脚,抑扬音步或重复停顿等,因而其规律性只是形式上的,有不少只能作为无韵的散文来朗读。其贡献更多的在诗人力求从自己所截取的历史材料中翻转出新意。 第四类,多方尝试采用西方的诗歌形式进行创作,如十四行体、哀歌体、十一音节无韵体、斯宾塞体、民谣体、抒情短诗体、艾尔凯斯体、六音步体等。总而言之,其“化洋”范围之广,的确是惊人的。在这类“化洋”.之作中,吴兴华写的最多的是十四行体,其中的许多辞藻华丽、声情并茂、朗朗上口,多记述早慧少年对永恒主题所作的无休无止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