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8|回复: 3

第四十回 卞在诗里看风景 诗外有人在看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十回   卞在诗里看风景  诗外有人在看卞

死水吧
   ————————————————————————————————————————————

    认识卞之琳,大多数人是通过他的一首小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卞之琳的诗,哲理性强,格律性强,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里套用卞的诗意一笑:卞在格律里看风景,格律人在诗外看卞;格律装饰了卞的新诗,卞装饰了格律人的梦。
    在卞之琳的眼里,诗里的风景美,格律的风景更美。


    卞之琳是江苏海门县人。1910年12月8日出生在一个“清寒”之家。幼年在乡间学习,17岁时到上海读高中,两年后考入北大英文系学习。他在《雕虫纪历·自序》里说:“经过一年的呼吸荒凉空气,一年的埋头读书,我终于又安定不下了。说得好听,这也还是不满现实的表现吧。我傍徨,我苦闷。有一阵我就悄悄发而为诗。”后因这些诗作得到徐志摩和沈从文的赏识,经他们推荐,得以发表。这对他是个不小的鼓励,由此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一时期,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三秋草》(1933年)、《鱼目集》(1935年)和与何其芳;李广田合出的《汉园集》(.1936年)。这时期诗作的思想内容,一方面对丑恶现实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如何改造现实茫然,可以说是咀嚼和感叹个人和民族的生存境况。这时期的诗作,语言上以淘炼的口语为主,杂以欧化句法和文言语词,诗体以格律体为主,自由体也有运用。
    抗战爆发后,诗人先是到四川任教,1938年,他与沙汀、何其芳等相偕到延安。崭新的生活、环境,根据地军民抗敌的感人事迹,引发了他的诗情。晦涩雕琢的诗风难以切合时代的需要,也和要抒发的感情相距太远,《慰劳信集》是他这时期诗歌的结集,他以通俗的语言来反映根据地人民的生活,歌颂革命领袖和根据地军民的抗敌斗争,歌颂一切劳苦者。诗风变得明朗,抒写的多是真人真事,笔端也较前期流泄了更多的热情,诗的形式基本上采用格律体。1942年的诗集《十年诗草》则是他1930——1939年间诗歌创作的汇集。
    1939年暑期后,卞之琳回四川大学任教。1940年到西南联大。从1941年暑假开始,他曾尝试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从精神文化上来挽救世道人心,未能完成。1946年,卞之琳随南开大学复员迁至天津,1947年作为“旅居研究员”,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和从事研究,1949年取道香港回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担任过《诗刊》、《世界文学》、《文学评论》等刊编辑。从写《慰劳信集》到1950年,他差不多有1l年没有写诗。
    1950年至1958年,是卞之琳诗歌创作的第三个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他创作了《翻一个浪头》(1951年出版),作品歌颂了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作者自评这些诗“激越而失之粗鄙,通俗而失之庸俗,易懂而不耐人寻味。”在下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试点工作期间,他写了五首反映江南秋收生活的诗,采用江南民歌的调子,渲染了江南水乡的风物和人民群众劳动、丰收的喜悦,清新可喜。形式上采用的是新格律体。到1958年,诗人参加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又创作了几首“十三陵水库工地杂诗”.反映人民改天换地的热情,形式上则是“念白式格律体”。此后,他很少有诗作发表,而专注于教学、翻译和研究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3: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卞之琳站在一夜风雨一层绿的江南断桥上看风景,却无端地误入了别人的情网。有朋友笑他:卞之琳这家伙苦恋沈从文的小姨妹张充和,后来却娶回了文怀沙的前妻青林。
    当初,正是卞之琳年少的时候,一不小心,就爱上了大名鼎鼎的张府四小姐张充和。卞之琳这一爱,就付出了整整六十年光阴。
   年轻时的卞之琳沉溺于清健豪华的新诗之中无力自拔,他在北京大学英文系遇上了自己仰慕己久的徐志摩。徐志摩也很看重卞之琳的才气,遂将其引为自己在诗歌界的一个同志,热心地教海不止。
   由于徐志摩,卞之琳很快就与京派那一班气质峭拔风雅的文人们熟识了。  不过,卞之琳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沈从文先生的好相与。他们的交往,大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初期。当时,徐志摩介绍沈从文在国立山东大学教书。青涩的卞之琳想在北平出版自己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囊中羞涩的卞之琳,电光一闪,第一个想到了沈从文。于是,他就眼巴巴地跑到青岛找沈从文。
    当时是1932年,沈从文正着手筹备着自己的婚事,手头并不宽裕,但沈从文却眉头不皱地慷慨相助。其实当时沈从文的抽屉中,正静静地躺着八张当票。由此,卞之琳便成了沈从文府上的一个常客。
    1933年9月9日,从山东回到北平的沈从文,与自己倾慕己久的张兆和女士在北平中央公园的水榭,举行了一场庄重而又热闹的结婚典礼。
    沈从文新婚不久,小姨妹张充和从苏州老家来到北平,投靠新婚燕尔的二姐、二姐夫。令卞之琳措手不及的“惊艳”之遇,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蓦然发生了。
    合肥张家的四姊妹名声在外,均才色俱佳,诗词曲幽,样样精通。张充和与上面的三个姐姐相比较,个人的条件可谓更加得天独厚。还在充和八个月大小时,她就被一位虔诚信佛、法名识修的叔祖母,收养在膝下,作为自己的亲孙女着意予以抚养。
    充和十一岁时,叔祖母为了把她打造成为民国一代风华绝尘的淑媛,特地从山东请来了吴昌硕的高足、著名考古学家朱漠钦先生,作为张充和的国学老师,直至其十六岁。
    张充和十六岁之时,溺爱她的叔祖母识修居士过世了。张充和继承了识修居士留下的一大笔遗产,这使得她后来的生活衣食无忧。
    她回到苏州,与父亲、继母和弟弟们同住。她在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读过一年的书。可是,她觉得并不舒服。原因只是她不太喜欢学校中林林总总的各种纪念日。她在张家四姐妹中的性情,是自由、独立又有一点小小的任性的。于是,趁着二姐新婚,她跑到北平来了。
      张充和来到北平,考上了北大的中文系。是年,北大中文系只招录了三位女生。    1933年初秋的一天,刚刚成为北大中文系新生的张充和,兴奋地坐在沈从文达子营住所的那棵槐树下,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一天的见闻。这时,闲来无事的卞之琳,来热闹的达子营一十八号拜访了。当时,巴金正作为贵客住在沈从文的家中。巴金与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沈从文以及其他数位熟悉的文学青年,都围坐在张充和的身边,听她聊得起劲。卞之琳习惯地在树影下稍远的地方,安静地坐下了。二姐张允和的眼尖,拍着手招呼卞之琳:来,卞同学,坐到前而来,这次二姐要给你介绍一个新同学呢。卞之琳这才脸色羞涩地走到了前面。张允和给卞之琳介绍说:“这位小喇叭筒是我的四妹充和。她今年刚刚考入北大。今后,卞诗人与我们的四妹就是师兄兼老乡了。”张充和大大方方地拉起卞之琳的手,轻轻地说:“卞诗人,卞师兄,卞老乡,今后请多多关照!现在,你就跟我同坐一条长凳子吧!”
    卞之琳从来没有与青春玉女的纤巧小手轻握的经验,张充和这一拉手、一套近乎,竟然把意气风发的青年诗人羞了一个大红脸。卞之琳猝不及防地一头堕入了一见钟情的经典情爱模式之中。
    年轻怕羞的卞之琳,经常望着张充和在清辉的月色下清唱昆曲,经常看到她笑语盈盈地在阳光底下来来去去。卞之琳心中有话,但又始终是怯然的。他无法贸然地讲出口。
    当时的张充和,一则因为自己的审美观点倾向于占典,她觉得卞之琳写的新诗没有嚼头,心灵上难以引起共鸣。一则觉得卞之琳太嫩了一点,“缺乏深度”,“不够深沉”。社会阅历不够,使得卞之琳的人,显得“有点爱卖弄”。所以,卞之琳与张充和的交往,从一开始就有落花有意,逝水东流的缺憾。
    抗战时期,卞之琳与张充和聚散漂泊,聚少离多。1937年8月,朱光潜聘请得意弟子卞之琳为四川大学文学院的外文系讲师。1937年10月10日,卞之琳一抵达城成都城,就给避居在合肥老家的张充和写信,邀请张充和到成都去谋求一个发展的机会。
    因当时战火从北方迅速向南方蔓延,张充和的的家人大多滞留于成都,于是张充和就与到底离开了合肥的乡下,辗转向四川逃去。
    到达成都后的张充和,一时未能找到合适的事情来做,就暂时借住于二姐张允和家里。    卞之琳生怕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张充和无聊,就常常写信与张充和交谈。那一段时间,他们间谈论的话题很广,大南地北,海宽天阔,只要能给战争气氛中的张充和带去一点的安慰,卞之琳都一一满足。
    可惜的是,后来,川大数位热心的教授,看出了卞、张之间男女情爱的苗头,于是,在朋友聚集的宴会上起哄、打趣,逗引两位年轻人,引起了张充和的反感。张充和劝卞之琳不要再赶赴这种无聊的酒宴,可卞之琳却觉得抹不开面子。一气之下,张充和便悄悄地从成都出走了。
    1940年,卞之琳来到了大后方的昆明西南联大,执掌教鞭。卞之琳.对于张充和的恋情仍然心存期望。然而卞之琳前脚踏进了昆明的地面,心凉如水的张充和后脚即出走到了重庆。
    1943年的寒假,卞之琳到重庆探访张充和,张充和正式而委婉地拒绝了卞之琳的感情。张充和只答应与卞之琳保持一种纯洁的朋友关系。这令卞之琳心如刀割。
     1947年临近暑假时,卜之琳预备到牛津大学访学。他再次来到了南方,在苏州的张充和家小住数日。这大约便是卞之琳对从前温润的香草美人一次忧然的作别了。这之后不久,张充和就去了北平,与傅思汉展开了一段全新的感情。
    1948年,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响,把沉溺于个人情感哀伤中的卞之琳惊醒,他匆匆赶回黎明前的中国,以迎接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其后,张充和与傅思汉远走高飞到了水天各一方的美国。卞之琳也以巨大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各项文艺筹建工作中。
    卞之琳一直等到1955年10月1日,经过几番犹豫之后,方与二十四岁的青林结婚。卞之琳时年四十五岁。青林女士,第一段婚姻,嫁的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第一段婚姻,选了搞人文科学的文怀沙。卞之琳是她为自己选择的后半生的伴侣。在平凡的柴米油盐夫妻生活状态,卞之琳与夫人青林小心翼翼地互相搀扶着,走了整整四十年。
    1986年,北京有一场隆重的汤显祖纪念活动。已经是研究昆曲艺术名家的张充和。从美国专程飞回北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昆曲《游园惊梦》的登台演出。张充和邀请卞之琳前往捧场。卞之琳欣然去到演出现场。演出中,张充和给台下的卞之琳捎口信,散场后不必着急走。可临近曲终人散的时分,卞之琳还是悄悄提前走了。自此后,卞之再琳没有与张充和见面。
    2000年2月2日,年满九旬的卞之琳赫然长逝。得到消息的张充和,隔海托人给卞之琳送来了花圈,为这段凄美的感情画上了句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3: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1-11-5 00:04 编辑


    格律的探索和实践,是卞之琳自始至终努力的方向,也是他坚守的一座碉堡,在任何情况下为新诗保存一个艺术成分。他在三十年代写诗之初,已在形式方面做过多种尝试,但公开发表理论是在解放之后。一九五三年底作家协会创作委员会组织召开的“诗的形式问题”讨论会上他作了发言,后来刊于内部刊物《作家通讯》。到一九五八年由探讨新民歌和格律诗两种体裁引发的“新诗发展问题”论争中,他挺身而出,支持何其芳提出的现代格律诗,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讨论新诗格律的文章(如《谈诗歌的格律问题》)。新时期以后,经过长期探索,对新诗(他叫白话新体诗)的格律问题,还有很多精辟的阐论。
    卞之琳的格律论是上承闻一多的“音尺”论,再继孙大雨“音组”说而有所发展。闻一多要求每个诗行既要有一定数目的音尺,也要有相同的字数,以达到“节的匀称,句的均齐”的诗形。卞之琳在自己写诗的实践中,渐渐领悟到所谓“音尺”或“音组”或“顿”,才是诗行节奏的关键。关键不在于汉语单音字数如何均齐匀称。他又从汉语本身的规律和中外诗歌节奏的共通点提出理论依据。新诗的语言以日常用语做基础,现代汉语说话的自然停逗,多以二、三个音节一顿,不同文言里多单音词,因此硬算字数是漠视现代汉语说话的规律。分析中国旧诗和西方格律诗的节奏,也足以证明“顿”(即音组,相当于西方的音步),是格律的基础或中心环节。卞之琳对格律的看法跟何其芳在五十年代提出的主张,基本上相同。何其芳说:“现代口语的基本单位是词而不是字,而且两个字以上的词最多,因此我们的格律诗不应是每行字数整齐,而应该是每行的顿数一样。”(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相异之处在何其芳以“顿”和“押韵”两者为格律基础,卞之琳却是更强调顿法的决定性作用。
    卞之琳进一步从顿法上分出五七言调子和非五七言(四六言)调子,即所谓哼唱式调子和说话式调子。卞之琳把五七言句收尾看作三字一顿。一首诗以三字顿收尾占统治地位或者占优势地位的,调子就倾向于歌唱式,“溜下去”或是“哼下去”;四六言句收尾二字一顿。一首诗以两字顿占统治地位或者占优势地位的,调子就倾向于说话式,说下去。中国诗歌本来只有哼唱(吟)的传统,五四以来受外国诗的影响,也就建立了说话(朗诵)的传统。他认为:“只要摆脱了以字数作为单位的束缚,突出了以顿数作为单位的意识,两种调子都可以适应现代口语的特点,都可以做到符合新的格律要求。”(《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肯定了以顿为格律基础来建行建节,每行之内“二音节顿”和“三音节顿”如何安排调配,如何分行分节、厘定韵式,成为诗艺中值得探究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原则——整齐匀称,并进一步在整齐匀称里自由变化,随意翻新。他考察了古今中外诗歌的韵律,发现由于中西语言特点不同,中西诗律的组成模式也迥异,西诗的步律通篇一体,中国旧诗却平仄交错,因此新诗每行音尺的内部组织也应避免行行一样造成的单调呆板,提出相应使用参差均衡律,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曰:卞之琳以闻一多的格律论为起点,而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数十年来不断通过诗歌的创作和翻译加以检验,反复探索,提出来的理论可以说是经验的结晶,对现代格律诗理论的建设,贡献是巨大的。
    卞之琳在新诗创作中,也借用西方现代诗歌的形式十四行(如《给《论持久战》的著者》、《给委员长》),改变了中国古典诗歌单式韵型的传统,交错押韵、形成复杂韵式,使诗的节奏更富于变化,更好的为诗歌内容服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卞之琳早期诗作深受新月诗人影响,具有很浓的新月诗风。后来他认识到了现代汉语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在和旧诗、歌谣、外国诗歌的比照中发掘现代汉语所具有的独特规律,努力追求新诗语言的音乐性,创新新诗的格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
    卞之琳的新诗格律性强,哲理性强。特别是其代表作《断章》,表达了和谐统一的相对观念,言简意赅,成为人们永远读不完的话题。

     正是             作诗之人自论诗
                        论诗之人总论人

参考资料:  《卞之琳和张充和的流年旧事》              郭厚英
                 《卞之琳论》                              张曼仪


附录一:

                  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卞之琳.pd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23: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二:

傍晚

卞之琳

  倚着西山的夕阳,
  站着要倒的庙墙,
对望着:想要说什么呢?
怎又不说呢?

  驮着老汉的瘦驴
  匆忙的赶回家去,
脚蹄儿敲打着道儿——
枯涩的调儿!

  半空里哇的一声,
  一只乌鸦从树顶
飞起来,可是没有话了,
依旧息下了。



卞之琳

独自在山坡上,
小孩儿,我见你
一边走一边唱,
都厌了,随地
捡一块小石头
向山谷一投。

说不定有人,
小孩儿,曾把你
(也不爱也不憎)
好玩的捡起,
象一块小石头,
向尘世一投。


旧元夜遐思

卞之琳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帏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


寂寞

卞之琳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帼姻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淘气

卞之琳

淘气的孩子,有办法:
叫游鱼啮你的素足,
叫黄鹂啄你的指甲,
野蔷薇牵你的衣角…

白蝴蝶最懂色香味
寻访你午睡的口脂。
我窥候你渴饮泉水
取笑你吻了你自己。

我这八阵图好不好?
你笑笑,可有点不妙,
我知道你还有花样——

哈哈!到底算谁胜利?
你在我对面的墙上
写下了“我真是淘气”。①

①旧时顽童往往在墙上写“我是乌龟”之类,使行人读了上当。


给《论持久战》的著者

卞之琳

手在你用处真是无限。
如何摆星罗棋布的战局?
如何犬牙交错了拉锯?
包围反包围如何打眼?

下围棋的能手笔下生花,
不,植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三阶段:后退,相持,反攻——
你是顺从了,主宰了辩证法。

如今手也到了新阶段,
拿起锄头来捣翻棘刺,
号召了,你自己也实行生产。

最难忘你那“打出去”的手势①
常用以指挥感情的洪流
协人一种必然的大节奏。
                                        11月20 日 (1939年)
①用著名的惯用手势


给委员长

卞之琳

你老了!朝生暮死的画刊
如何拱出了你一副霜容!
忧患者看了不禁要感叹,
像顿惊岁晚于一树丹枫。

难怪呵,你是辛苦的顶点,
五千载传统,四万万意向
找了你当喷泉。你活了一年
就不止圆缺了十二个月亮。

兴妖作怪的,白装年轻;
你一对眼睛却照旧奕奕,
夜半开窗无愧于北极星。

“以不变驭万变”又上了报页,
你用得好啊!你坚持①到底
也就在历史上嵌稳了自己
                                                     11月19 日(1939年)
①坚持,显然指坚持抗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