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世成 于 2011-11-13 23:29 编辑
燥热的午后,一阵微风,从无法看见的缝隙,不经意间飘过有些虚无的心头,不知吹自何处,也不知为何来到这荒芜的地方。
有遥远的花香飘来,缭绕在梦幻的心头,淡淡的,带给人一些醉意,也带来了一点觉醒。
不娇羞,不浓丽。不是在春天,是夏日的花。
历经春雨沐浴、夏日曝晒的花。
早熟的花,也是晚开的花。蕴涵着果香的花。
应该是开得异常鲜艳、异常美丽的花。
怀揣着结果的梦,在天地之间,在云雾翻涌的地方,飘散,飘散又聚合,撩拨烦躁的心绪,拨动微妙的弦音。
该是一棵怎样的树啊,开着什么美丽的花?!
那花香,好像有迷人的乐音相伴,一只虚拟的蝴蝶,似乎来自某个遥远的世纪。
说着异国的方言,是传说中的塞壬?那位勇敢的前行者,会不会又是一位在香气与乐音的迷醉中失去方向的船长?
惊醒了,还是燥热。看不见的缝隙依然不见,风与花香,也不知去了何方。
外面开始凉了,有人穿着厚厚的衣服,紧紧裹住颤栗的身子,也许不愿别人看透驿动的心思。
一个玄远的梦。一个白日的梦。充满花香与乐音的梦。
那风,那花,那香气,那乐音,甚至那可能美丽的果实,渐渐远去,又好像慢慢靠拢……
——蒋登科《暗香》(2004年11月2日)
人与人的差别往往很大,有时甚至可成天壤之别。比如,世俗之人可“焚琴煮鹤”,而超逸之士则能“梅妻鹤子”。对于文学,对于审美,也会因人而异:有人对之熟视无睹,也有人对其极其敏感。蒋登科的《暗香》属于后者,它是能以“宁静之心”、“淡雅之美”和“虚写之妙”体悟自然、生活、人生和生命的典型文本。
人们常常形容静到极致说,静得可听到落针之声。《暗香》最为突出的是这种“静”之美:“一阵微风”是“静”,“看不见的缝隙”是“静”,“荒芜的地方”是“静”。在作品中,人静、心静、物静,于是才有可能感到“暗香”的到来。其实,这“暗香”还是一种静。“静”仿佛是一道障壁,它隔开了世俗云烟,也是美好事物的回音壁,还是“宁静致远”的感物器。这个“静”仿佛是佛阁中香炉的烟气缭绕,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静和之美。
“淡”之美也是《暗香》的突出特色。与许多浓烈的作品不同,《暗香》是属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那一类。作品中有“淡淡的”、“遥远的”、“不娇羞,不浓丽”、“飘散”、“开始凉了”、“渐渐远去”、“慢慢靠拢”等语词,从中可见作者的审美趣味。“淡”之美也许并不惹人眼目,也难以一下子给人强烈的刺激,但它却能够长久而有韵味,自有其绰约风姿。
还有虚写之妙。“暗香”如同一根针,它这一端连着作家这个“拿针人”,而另一端则连着暗香之源那个“长线”。作品主要是实写作家自己对于“暗香”的感受,但对于暗香之所自却一直是“虚写”。直到最后“香来自何物、何处”仍是个“谜”。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和补充空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文学除了作家的创作外,同时也离不开读者的参与,有时,正因为有读者的再创造,才使作品的意蕴更加丰沛富饶。“虚写”给《暗香》留下了读者再创造的巨大空间和可能。作品在结尾写道:“那风,那花,那香气,那乐音,甚至那可能美丽的果实,渐渐远去,又好像慢慢靠拢……”这是虚写的典型妙笔。
(王兆胜)
选自王兆胜编著《精美散文诗读本》,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第365-366页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2至1989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已出版著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话林语堂》、《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真诚与自由——20世纪中国散文精神》、《逍遥的境界》等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在《光明日报》、《美文》、《散文海外版》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100多篇。另外,还编著出版了《20世纪中国文化论争》、《百年中国性灵散文》、《享受健康》、《精美散文诗读本》等多种文化和散文、散文诗选本。曾获首届冰心散文理论奖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fd6e90100fqqu.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