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7|回复: 0

新诗十批判书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4: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诗十批判书之九相关搜索: 新诗, 批判


(
)民歌体新诗幼稚论批判

在现今客观存在过的大量白话诗中,民歌体新诗是最让现代派的理论权威们瞧不起的.打个比方说,它们好比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弱势群体.这又根源于权威们对民歌的歧视.<<诗经>>之国风\乐府诗大概不敢说三道四,独独现当代民歌运交华盖.可是,白话诗的先驱者们,一概非常重视民歌,包括胡适\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等.胡适更是语出惊人.他说:"文学史上有一个逃不了的公式.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诗歌也应在其中吧.说到民歌,大家都承认,它是原生态的群众创作,又是纯民族化的产品.可惜,胡适只看到民歌的白话,而看不起民歌的中国风格,因为当时他要学习的是西洋的白话诗.还好,后来文化的民族化\群众化终于被重视了,向民歌学习的热潮几度兴起,但你要作为发展新诗的基础,还是不被现代派权威们承认,民歌体新诗更不要谈啦.对此,我不想多说什么,我只知道,一曲<<茉莉花>>已传遍大江南北,一曲<<走西口>>也已传遍大江北南;我只知道,许多儿歌还活在许多小孩的口中.说民歌\儿歌单纯么,是单纯;说民歌\儿歌幼稚么,是幼稚.但不正因为它们单纯\幼稚,才更具生命力的吗?我只知道,民歌体新诗<<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马凡驼的山歌>>等还会在中国诗歌史中存活下去,不管现代派权贵们愿意不原意.但民歌\儿歌\民歌体新诗也无意要去和那些复杂\成熟\晦涩的现代派作品比高下.它们只是想做铺路石,能让中国的白话诗走得好一些,韵律美一些.我相信,今后民歌\民歌体新诗还会是源头活水,是一定会汇合到诗歌的长河大海中去的.
新著<<中国现代分体诗歌史>>(主编吴欢章\副主编潘颂德,上海大学出版社)富有特色,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全书共七章,一章专门论述"现代民歌",一章专门论述"现代儿童诗歌",还有另外两节专门论述"现代民歌体叙事诗"\"民歌体新诗的流变"可见此书对民歌\民歌体新诗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改变了现代革命诗歌史和现代自由体诗歌史的原有格局,也改变了现代诗歌史就是新诗史的错误观念,为此,该书还特设"现代旧体诗词"的专章.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现代诗歌史发展的真实面目:事实上,在中国现代这个历史阶段,白话诗(新诗)与文言诗(旧诗)\民歌(包括儿歌)是一起发展的;格律诗\准格律\半格律诗是与所谓自由诗一起发展的.抱着新诗就是自由诗观点不放的先生,就是不讲道理也不顾事实.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民歌的一部分又与都市音乐相结合,发展成广为流转的群众歌曲,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过所谓的自由诗.这都说明,要发展现代中国白话诗,第一条道路,只能是在古典诗歌与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当然还有第二条道路,第三条道路.说明这个问题的任务就落在我最后写出的一篇文章的身上.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诗歌发展可否走第三条道路批判>>.
这使我又联想到,人们对中国现当代白话诗有倾向完全不同的两种分类法:一种是,白话新诗主要包括格律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民歌体新诗;一种是,白话新诗包括自由体新诗\格律体新诗\散文诗.很明显,前者是倾向格律化的,而且十分重视民歌体新诗的地位;后者是倾向散文化的,而且完全没有民歌体新诗的地位.前者是把民歌也看作诗歌的一种,后者是把散文诗归入诗歌之内.前者分明主张中国白话诗是要民族族化的,后者分明主张中国白话诗是要西化的.五四时期的白话诗主要是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现今中国先锋派的白话诗也主要是接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我的观点很明确,现代中国诗歌当然应该主要在中国传统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这种发展,也当然应该包括吸取中国自己民歌的营养,而不是相反,看不起民歌,而且认为民歌体新诗幼稚,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也正是非进行新诗的二次革命不可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