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毗尼圣园礼佛记
现在的蓝毗尼已不只是先前的小村,除了大力加强绿化外、寺庙区也已基本形成。蓝毗尼圣园仅指遗址复原区,主要包括阿育王石柱、摩耶夫人祠、菩提树、浴佛池及佛足等。园内的道路和绿化都很好,加之平原上、很远就能看到那标志性的,巨大菩提树和佛祖的母亲玛雅黛维女神庙。其实进入大门后,至少有二公里的距离。这里是所有的车都不允许进入,不似国内只要有车子能过的路、就总有特权人士可以通行。加之都是专程来礼拜的,众生平等、到也没谁有怨言。
现今的圣园感觉很大、很空,可能预留着很多待建项目的余地。真正的遗址区,也就那么几百平方米而已。究毕香客、游客来礼拜的,只是佛祖诞生地。而尼泊尔在当时属于古印度的一个小国,且处于边远、接近丛林蛮荒的地方。加之岁月久远、胜迹沦堙,印度自古变乱频繁,缺少相关史料纪录。连佛教内部对佛祖出生年代都有争论,更别说对其诞生的地方。而目前位置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我国两位佛教大师前来取经拜谒时留下的文字纪录,通过考古发掘出相关遗物方才认定的。正是缘兴缘灭、无常无我,心到意到即可。
法显到蓝毗尼朝圣时,曾见过佛陀诞生处的无忧树和水池。但没有提及阿育王石柱,记录了些佛祖出生的传说。“城东(舍卫城)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及洗浴池,今众僧常取饮之。……迦毗罗卫国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狮子,不可妄行”。
而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清澄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同时也写了更多的传说:“菩萨生已,不扶而行于四方各七步,而自言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随足所蹈,出大莲花。二龙踊出,住虚空中而各吐水,一冷一暖,以浴太子。”同时特别提及:“ 寺侧不远,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傍有小河,东南流,土俗号曰油河”。由上可见他们,确实也写明了具体的位置。
近代的遗址发掘,据此找到了有明确实证的阿育王石柱。证实了释迦牟尼诞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去世于公元前四八五年,约与我国的圣人孔子(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七九年)同时。也解决了我国史书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孔子对其的评价:见《列子·仲尼篇》云: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某勿敢。又问曰:三皇五帝。孔子又不答。太宰骇然曰:然则谁为圣者。孔子动容而言曰:吾闻西方有大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释迦牟尼成佛后有几十年时间,孔子得到消息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能看到的玛雅黛维女神庙(摩诃摩耶夫人庙)和浴佛池都在原址。娑罗双树的位置,已经被一棵需好几个人环抱的菩提树替代。发掘现场并未破坏,残存的基础地基均在。特别搭建了一条供来客瞻仰参观的朝圣环道,大家依序进入、不能停留的绕行一圈如完成仪式。其中的重要文物是一块沙岩上的摩耶夫人诞子浮雕,可惜已残破且很模糊。不过这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雕刻的浮雕在其他地方也有出土。据说画面是,摩耶夫人在花园中娑罗双树下,见其花香色鲜,枝叶茂盛,就举起右手想摘一枝,这时释迦车尼慢慢地从夫人右胁降生的情节。到是庙侧经修复后重立的阿育王石柱周围,有一圈僧人围坐诵经。虽然顶上已无马首、但王之敕文犹存,只是我们不能认识。这种只宜礼拜、不可亵玩之地,自是不可久留、我们便静静的退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