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4|回复: 1

舒婷 致橡树/赵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 1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在这首《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女性)对于爱情新的认识与追求。从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用了六个比喻,表述了自己对于旧的爱情观的不满与鞭挞。“攀援的凌霄花”比喻借对方的权势或金钱来炫耀矜夸的女人。“痴情的鸟儿”是指对男人讨好献媚的女人。“泉源”比喻虽然温柔体贴,但却软弱无为的女人。“险峰”则是指比较强势的女人。至于“日光”和“春雨”,则比喻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但却缺乏独立平等的女人。由于比喻所能引申出的的意义丰富多样,因此,以上所作的推论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其他人认为这些比喻有不同或更深的其它意义,我完全理解并欢迎。
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却又终身相依”,属于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把自己(即新时代的女性)比喻为一株木棉,并借助对木棉和橡树之间形象、生活和性格的描写,给出了对于爱情的全新的解释。诗人认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情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区别。同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之间不仅有爱的缠绵,更应该有共同的理想和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他们彼此独立,各有不同的特征与品格。最后,“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他们还应做到荣辱与共,不仅要共享成功与幸福,而且在困难的时候还能相濡以沫,彼此激励。
结尾几行是对诗人所向往的爱情的总结,那就是,——理想中的爱人,不仅形象美(伟岸的身躯),而且性格美(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最后一句,诗人的思绪似乎不是很明朗,写得有些含混,因而不太容易理解。我认为,诗人表面上说是“足下的土地”,其实是指深扎土地中的树根,也就是爱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全诗从总体来看,似乎都是以意象入诗,并没有直白的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木棉和橡树是本诗的两个主角,全诗就是围绕这两个主体意象进行铺垫渲染的。而实际上,诗人却主要是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情趣的。象“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炫耀自己、绝不学、也不止、我们分担、我们共享”等等这些词句,就是直接用来抒发感情的,只不过不是直接用在人上,而是用在物上,借助于物来间接传达。其实,这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这种抒情与意象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使人能够直逼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至于流于直白、浅薄,因而很容易做到雅俗共赏。当代,还有许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实在令人费解:这首诗到底朦胧在哪里?难道以拟物的写法来传达诗人的情趣,就是朦胧的定义吗?这样岂非太幼稚了?在这首诗中,虽然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冲淡了诗歌的意境,但由于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说出的话语又极其巧妙、恰当,所以也自能达到一种诗的胜境。
这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没有形式化的弊病,又摈弃了散文化的倾向,十分难得。其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排列,对称和重复手法的使用,是使全诗语言摆脱散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使全诗的语言更富韵律。至于语言的流畅,则要归功于铿锵一致的节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对原诗节拍所做的分析。(其间,“的”作为助词,本应读轻声,相当于短暂的停顿“\”。当然,也有例外。当“的”正好处于两拍之间时,则允许在它的后面做较长的停顿。如“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全诗通篇压“衣鱼“韵,有时较密,有时较疏。当代诗人刘聪美曾经做过研究,只要韵脚间的音节不超过32个,就不会明显的减弱押韵的声音效果。由此推断,这首诗还没有出韵的地方,音乐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这首《致橡树》,虽然在意境上稍显淡薄,但真挚深沉的情感却可以弥补过来。全诗虽然在语言的简练上略嫌不足,但各种格律的运用却十分娴熟,使全诗充溢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况且,本诗作为直抒胸臆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啰嗦”正是它的本色呢!最为重要的是,诗人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就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种健康而超前的爱情观,足以作为年青人学习与模仿的榜样,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2: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舒婷《致橡树》韵律分析
http://chinesepoetry.5d6d.com汉语诗歌网:刘聪美
舒婷《致橡树》之所以能在她那个时代独具魅力,直到现在仍散发着引人注目的美,除了它本身所包藏的一般优秀文学作品所具备的艺术品位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在语音上营造的优美的音乐效果,也就是说它扣人心弦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它整齐的韵律上。我所说的整齐不是指诗行音节的整齐,而是指它通篇用一个韵总领全局。一韵到底的诗歌的用韵规则我们通常称之为通韵。通韵在汉语诗歌里的应用是最广泛的,远比换韵诗歌要多,这种用韵特点从古诗到新诗,从民谣到译诗,在所有真正可称为诗的优秀诗歌中,其数量和质量都是换韵诗难以比拟的。这其中隐藏着一个诗歌语音学上的秘密,这个秘密我心里十分明白,但有许多人对此是朦胧的、不确切的。知道通韵的好处大于变换的诗人其实也很多。外国语中也有爱用通韵的大诗人,比如波斯伟大的诗人哈菲兹。我所研究的诗歌语音学里就涉及到通韵与变韵这两种最基本的韵律手法的基本原理和美学特征。以后我另撰论文专门阐述。此文主要是让爱好诗歌的诗友们明白,诗歌是一定要讲究韵律规范的,否则诗将不诗,辛苦了一辈子在写“诗”,也是白搭,出不了任何成果,因为作者所写的很可能压根就不是诗歌,充其量只能被看作散文,这被看作散文的“诗”甚至在散文大家看来也许连三流散文也算不上,也有的人干脆摇头说:这既不是诗歌,更不是散文,是文字垃圾!小心啊,爱好诗歌的人!你看就是连舒婷自己,她有几首可称为真正的诗?她这首之所以流传下来,别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的可被称为诗歌的作品本身就只有那么几首,余者大部分都称不上是诗歌,最多也只是分了行的散文,在她的可称作诗的几首里,刚好就这首有显明的韵律。无独有偶,极力反对韵律的戴望舒就是他早年写的韵律悠扬的《雨巷》一首使他名垂千古,可以说是诗歌女神给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我敢说他别的作品极少有象这首那么韵律显明而整齐的,诗歌就是因为诗人强有力的韵律意识的指导才生发出感人肺腑的音乐美效果。席慕荣《一树开花的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之所以这样流传下来,而他们别的作品不能为人所称道,什么原因?首先就因为他们别的大部分被标榜为诗的东西压根儿就不是诗。为什么不是诗?因为它们没有韵律,更谈不上显明的韵律。反对韵律的人爱用文章内在的韵律来标榜自己的分行是诗,而且很多人爱用古代一首名诗来做例证说唐代的大诗人陈子昂所写的《登幽州台歌 》难道不是诗吗?他这首就没有韵呀。持这种观点的人会给人这样朗读:

前不见古人ren,
后不见来者zhe。
念天地之悠悠you,
独怆然而涕下xia。
这四行文字,没有任何押韵的痕迹。
其实,这样的分析正是这类人在诗歌语音学上的无知造成的。我前些年也这样无知过,我在诵读《唐诗三百首》等诗歌时也遇到过这类问题,我曾为了证明诗歌就是韵文,化费了很多光阴,在我研读古诗时,我一首首地分析其用韵情况,分门别类地分析,可也就遇到了有些诗句并不押韵的情况,我对《唐诗三百首》还做过专门的统计,当时是按现代普通话的基本读音进行分析的,分析结果是其中有十几首没有用韵规则。当时也只是纳闷,很有些怅惘,心想编书的人也有弄错的时候,把本是散文的作品当成了诗歌,可能是因为有些文章句子比较优美,如诗如画了,就被人视之为诗。后来读了语言学家王力的《汉语诗律说》以及别的一些理论文章,我如释重负,原来我们以现代普通话来分析的诗歌,在古代的发音中有许多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本身就是用当时的地方方言写成的诗,但无论怎么说,汉语古代诗歌是没有一首没有韵律的!古代的文体分类就只有两类:文和诗。文就是散文,诗就是有别于散文的韵文。所以也可以说文体分散文和韵文。韵文就是诗歌。根据语音学家研究证明,《登幽州台歌 》正确的发音是这样的: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za上声)。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ha(ha去声)。
其实古代汉语的一些读音,在一些地方方言里继续生存着,并至今依旧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活的语言。就陈子昂这首《登幽州台歌》而言,笔者发现,如果用江西方言来朗读,就不难发现这是一首押韵很工整的诗歌。究其缘由,很简单,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其中大多以江西为中转的,北方语系对于江西方言必然发生影响。因之江西方言里面依旧残留了较多古代汉语的音韵痕迹。这导致我们今天用江西方言来朗诵一些似乎不押韵的诗歌,却依旧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来。再如阮籍的《咏怀》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za 上声)。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ma上声)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ya 上声)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ha 去声)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xia上声)
我读王力的《楚辞韵读》《诗经韵读》等著作后,更加坚定了我诗歌韵律化道路的信心和勇气。“有韵为诗,无韵为文。”这是对诗歌与散文界限问题最好的解释。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现在我以“标准诗行”这个观念对舒婷的《致橡树》重新编排,这种编排是依据诗歌朗诵时韵拍语气进行化分的。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
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象刀象剑也象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全文连标点305字,不算诗尾标点276字,行内每一标点其实在朗读时也基本上刚好占一个音节,这样算来全文平均每行13个音节。也就是说该诗共用了22次同韵字,计22个(绝对)标准诗行,韵间距平均13个音。这样的韵律构成,其韵密度是比较适中的,既不算太密,也不算太疏。舒婷这首《致橡树》可谓自觉地是运用了韵律来构建诗歌的,它的成功一是依靠了两颗树这样一个意象,二是依靠把“一七辙”这样一个优美的韵律体系。
感慨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一些古诗,注音都用的是现代普通话。散文发音无关紧要。诗歌是声音的艺术,尤其是诗行的韵脚部分,那是诗歌的核心啊!可现在的语文课本就是这样注音的,编辑这样编,老师这样教,那会误人子弟,把诗歌引向邪途,因为这就给受教育者一个错觉,诗歌可以不讲韵律,只要一分行,就是诗!
现在的网络或纸质诗刊,能坚持诗歌韵律化道路的有几家?我想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就是教科书的罪过,当然主要是网站的管理人员和纸刊的负责人和编辑的错误导向引起的。
谁来改变,谁来拯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